查看原文
其他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三、布施品(4-2)



一生必读的巨著:
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——白莲花论》




温馨提示:阅读前,让我们一起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! 


         善义太子为众取宝(2)


        恶义太子此时正令其余商人多携珍宝准备回家,结果因贪心所致,船载过量,行于大海之上时,一遇风浪即东倒西歪、时沉时浮。多亏善义带有如意宝才未沉于大海,其余商人则几乎全部溺于水中。恶义顿生恐怖,抓住善义连喊救命,善义就帮他安稳过海。恶义上岸后惊魂未定地说道:“我们兄弟离父别母前往海中探宝,如今珍宝未得、同伴已死,空手而返岂不大煞脸面?”善义本乃一心性淳朴之人,听罢弟弟所言,为安慰恶义,使之不至于过分沮丧,善义就将老商主临终遗言对弟弟和盘托出:“我们其实已得如意宝,有何羞愧难当之处?”“此话当真?”恶义欣喜若狂:“如意宝到底是何等模样?能否让我端详?”


        哥哥便从布里取出如意宝交予弟弟仔细观看,恶义看罢贪心大长,内心愤愤不平地想到:父母原本对我就不如对兄长那般关爱有加,如果我空手而归,哥哥却携宝返回,他们定会更加鄙视、恶劣待我。不如趁哥哥熟睡之机将之诛杀,我自己携宝面见父母,到时只说兄长已被淹死即可。想到这里,恶义就对哥哥说道:“若两人带着如意宝休息恐不安全,不若一人佩戴其睡觉时,另一人巡视,二人轮流,不知你意下如何?”善义便同意了恶义所提建议,两人开始轮番佩戴、巡逻。恶义睡眠时故意长卧不起,以致善义看守、巡视颇费时间。待到兄长安眠时,因劳累过度便沉沉睡去。趁其熟睡之机,恶义以遍布荆棘之两根树枝突然刺入善义双目中,然后带上如意宝仓皇逃窜。


         善义太子惊恐非常,大声惊叫:“有强盗!有强盗!”但荒山野外无人知晓。后有一树神告诉他道:“抢走如意宝之强盗正是你弟弟恶义太子。”善义心痛、眼痛,一时悲痛难忍。他只得边爬边走,后至一处名为乐西瓦之地。到达时,正逢一牛群,约五百头左右。群牛中有一极聪明牦牛,又善解人意,知道太子眼痛后就用柔软舌头舔善义眼睛,其它牛见状也渐渐围拢过来。放牧者看见后急忙赶过来,只见一人眼里插着两支树枝正痛苦不堪。放牧人便缓缓将树枝拔出,又将太子带回家中,喂以牛奶、敷以牛油,悉心照料,善义病情基本好转。善义于是对放牧人说:“我现在欲离开这里。”放牧人不同意。待王子眼睛创伤完全痊愈时,善义就对放牧者说道:“我现在欲往城市方向去。”


        牧人于是送其至城边,善义则要求说:“我以后生活无有着落,你可否送我一件乐器?”牧人便交给太子一件乐器,太子从此便于街头巷尾以卖艺为生。因其技艺高超,所弹乐曲美妙动听,人们就常常将各种物品、饮食送予他,以致城中五百乞丐都依赖他得以生存。


        一次,一看管王宫外园林之人前往城中,听到乐声后内心非常欢喜,便问眼前之盲眼艺人道:“你能否到我们那边看护园林?”善义闻言满怀哀痛说道:“我乃一盲人,如何看管园林?”来人善意解释道:“你眼睛虽失明但无关紧要,你可手拉系有铃铛之绳子,一闻鸟鸣即刻拽绳,如此行事即可。”善义听后方才答应下来。


        此时恶义已回到父母身边,宝盔国王问他为何丢下善义。恶义回答说:“兄长与诸商人都已沉溺于水中,幸我会水才得逃脱,否则必死不疑。”国王、王妃听罢即刻昏厥倒地,所有臣民闻听太子死讯后也哀哭不已,众人均对恶义说:“你若似善义那般死去才为善妙。”


        善义曾育有一只天鹅,宝盔国王此时便在天鹅脖颈上系一纸条,放其四处寻找太子。此天鹅飞越众多地方,最后降落于善义所居之园林。听到善义所发音声后,天鹅急急赶去送信。善义听到熟悉亲切之天鹅鸣叫,于是取下天鹅颈上信件请别人代读,至此真相终于大白。


       太子给父王回信写道:“恶义用长满荆棘之木棍刺瞎我双眼后抢走如意宝。”写完就将此纸条系于天鹅脖颈上。


        当时乐西瓦国王有一公主,相貌美妙秀丽、倾国倾城。她一日到园林游玩,看见善义太子头发零乱、衣衫破烂、满面泪水坐于树下行乞。尽管如此,公主仍一见倾心,贪心顿起,撇下众人不顾,只愿陪同太子说话。日近中午,国王派人唤公主回宫用膳,岂料公主答言:“将午饭送至此处,我不回去。”等侍者将饭送到,公主便对善义说:“我们一起用餐可好?”


        太子诚挚说道:“我乃一瞎子,又是乞丐,与公主吃饭实不应理。如国王发现,定会降罪于我。”而公主则再三劝请道:“如若你不与我共进午餐,我也绝不进食。”善义无奈只得与公主一起用餐。


        二人一直叙谈,公主对太子之贪心更是愈益强烈,久久不愿离开太子身边。直待日薄西山,国王再次派人催请公主回宫,公主此时便回答说:“我欲与此看园人共同生活,我不会再喜欢任何人,只对他留意。望父王勿改变我心,也勿干涉,敬请开许。”


      国王听到女儿所言内心十分尴尬,虽不好当面制止,但确感离奇稀有。国王心想:我原本欲将公主许配于宝盔国王太子,怎奈太子一直未从海上归来。谁料我家公主偏偏选中如此一名乞丐,真为我高贵种姓丢脸,叫我以后如何在众人面前抬头?国王于是再三派人催请公主回宫,但公主心意已定、拒不听从。国王无可奈何之际,兼以平日对公主宠爱非常,最终只得将二人接至王宫,且允二人成婚。


         公主婚后经常昼出夜归,善义日久生疑,便对公主说:“我们已结为连理,奈何你整日早出晚回,让我不得不起怀疑。你是否心上另有其他中意男子?”公主坦然答道:“除你之外,我心中无有任何其他男子,如你不信,则愿我话语之真实力能使你一只眼重新复明。”公主话音刚落地,善义一只眼顿时恢复如初。


      

回向偈

文殊师利勇猛智,
普贤慧行亦复然,
我今回向诸善根,
随彼一切常修学。
三世诸佛所称叹,
如是最胜诸大愿,
我今回向诸善根,
为得普贤殊胜行。
——《普贤行愿品》



目录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译序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 释迦佛修法仪轨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一、功德品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1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2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3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4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5)


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6-1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6-2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6-3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7)

 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8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9)

 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10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11)

 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12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13)

 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14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15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16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二、发愿品(17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三、布施品(1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三、布施品(2)

 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三、布施品(3-1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三、布施品(3-2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三、布施品(3-3)


有声书《释迦牟尼佛广传•白莲花论》三、布施品(4-1)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